阿姆斯特丹和平研究所这份报告上还指出,英国除了在从南北战争中,几乎霸占了南方联盟国的军购外,排在第二位的是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这五年中,也在英国处购买了超过300万英镑军火,年均超过60万英镑,其中军舰占据了大头,目前伦敦正在为奥斯曼帝国建造的战舰吨位超过2万吨。
剩下的还有意大利、比利时、智利、丹麦、瑞典甚至沙俄帝国等其他欧洲国家,都是英国军火商的客户。
根据阿姆斯特丹和平研究所的追踪,最后计算出来的数值,英国军火商在这五年间主要渠道,一是政府间的销售,另一个则是英国内阁政府授权的私人承包商直接的海外进行商业销售。
这份报告指出,英国在这五年间,对外销售了超过3000万英镑的军火。
排在第二名的,不是法兰西,也不是普鲁士,竟然出乎人预料的,竟然是荷兰。
这份报告上表示,武器转让和荷兰国防部贸易是荷兰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并称荷兰的军火对象广泛,说荷兰向盟国沙俄帝国、阿根廷、瑞典、米利坚联邦国、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希腊、丹麦等国出手武器。
如果最近跟米利坚联邦国成功签署蒸汽战列舰,那么米利坚联邦国将会从荷兰军售第四位的上升到第一的出口目的地国。
甚至荷兰在今年的年军售额将会破历史记录。
这份报告也列出了估算的价值。
这五年间,沙俄帝国从荷兰购买了超过200万英镑军火,阿根廷超过170万英镑、瑞典超过150万英镑,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相差不多,都在100万英镑之间,暹罗王国在80万英镑左右。
剩余的希腊和丹麦都在50万英镑左右,后者都是这两年才开始装备荷兰武器。
这5年时间荷兰卖出的武器约在900万英镑左右。
其余的第三军火销售出口国为法兰西,800万英镑,普鲁士700万(普鲁士之前军售范围包括没同统一前德意志其他小国),米利坚联邦国480万......
报告指出,这几个国家出售的时候,都会充分考虑政治、军事、经济和最终用途等多种因素。
这份报告一下子就揭开了世界各地的军火商贸脉络,这对于各国的局势分析非常的重要。
于是各国都在开始依照这份报告,来评估各国军事能力以及潜力。
而荷兰,竟然首次在这份报告中,成为第二大军售国,一下子成为世界的焦点。
甚至在军事创新潜力上,因为荷兰成为第三个拥有制造蒸汽战列舰能力和技术的国家,又因为自己有最新的世界步枪枪械领先等技术,半自动步枪更是首先从荷兰出现后被各国所关注。
再加上前几年荷兰在南非洲、莫桑比克、刚果和安哥拉等战争都不曾输过,及荷兰雄厚的工业技术能力,领先世界的人均收入经济和教育能力都让世界瞩目。
该份报告中提到荷兰的军事设备创新能力排在第四,仅次于英国、法兰西、普鲁士,还在米利坚联邦国、奥匈帝国、沙俄帝国之前,随着对报告的数据分析,倒是令人信服了。
而荷兰军事综合潜力,也被排为仅次于英国、法兰西、沙俄帝国、普鲁士、奥匈帝国五大国之后,竟然跟西班牙、奥斯曼帝国并列第六位。
尽管反对者认为有些虚高,人口只是西班牙等国的一半,但是认同者则认为荷兰其实甚至可以堪比奥斯曼帝国,毕竟人口多并不一定就是潜力,而且荷兰如今把东印度个非洲土著两千万收归囊下,人口倒是不缺。
而且,当年蒙古铁骑就不会在欧亚大陆征服了那么多的国家,从亚洲打到了欧洲了。
世界街头更是因为这份报告,都出都充斥这这份报告的意义。
为此,荷兰国王威廉四世陛下在荷兰参议院演讲上,他要求荷兰内阁不仅把海外军售确立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标,还视之为推动创新、创造就业的重大机会。
威廉四世还以几次大战为例,指出英国工行发展脱离不开战争引爆的军事发展技术,之后又跟民间的工业结合,盟友政治为军火出口的原始发展基础,这对英国的国内军事工业立足海外军售的英国军工产业迎来繁荣潮。
威廉四世还指摘了阿姆斯特丹和平研究所报告中说的,从1861年开始,全世界前五大军工企业,除了荷兰的威廉集团子公司威廉军火公司占据第三外,其他前四都花落英国,就连法兰西都没有份。
为此,威廉四世还指出,要求荷兰军火商应该只把目光放在国内部,还应该学习英国放在海外。
英国的军工企业持续实现发展与企业、政府、议院互动有密切关系。据这份报告报道,过去20年的时间内,英国军工企业为了影响英国的国防政策以让自己制造的军火有用武之地,仅游说白金汉宫和伦敦唐宁街费用就高达了100万英镑。
这些军火商在其他各国也存在游说团体,为他们的军火生意游说,每年海外游说费超过10万英镑。
英国社会中的政商旋-转-门更是不断的推动军工行业发展,英国的托利党和辉格党等政坛大-佬下台后直接被应聘军工企业,利用人脉关系等资源,影响英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为这些军工企业出口谋求生意的同时,自己也从中正当个盆满钵满。
阿姆斯特丹和平研究所访问的一名退休多年的英国高官斯平克就对该报告指出,过去几十年英国的军队、工业、下议院和上议院复合体与英国的报纸、学界、情报链接一块,英国国防部被这些资本牵着鼻子走,导致英国对国防开支越发依赖,他警告,虽然目前对英国军工强大对英国非常很好,但是如果对经济发展,却是容易跑偏,因为呼吁英国重新改变方向,让船驶向正确的方向。
“我们不能够把英国走过的路在荷兰脚下重现,这是不对的,荷兰必须按自己的步骤走路,而不是学他人,当然,好的我们也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