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中旬,南方还有夏日余温,北方已经进入隆冬时节。
漠北之地更是早早就下过雪了。
陇右道,大漠西北有一条河流名为碎叶河。
碎叶河下游,有一座城名为碎叶城。
与宋扬原来那个时代的碎叶城位置并不完全一样,稍微向东南,更加靠近热海一些。
而且碎叶城的规模也更大一些。
碎叶城始建于太祖定国元年,于太宗末年修建完成,历时四十余年。
是西域重要的军事重镇,也是西域商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
天灾对于碎叶城的影响不算特别大,最起码城内的守军与百姓还剩下了超过六成!
这在内陆地区是不可想象的。
但碎叶城却是如此。
无他,碎叶城的建筑结构是木质结构,第一波地震来的时候木质结构延展性更好,造成的坍塌不算多。
天火来时因为城大人少,空地更多,百姓也有腾挪躲避的空间。
虽然木质房屋几乎被烧毁,但人命却保留了下来过半。
碎叶是军事重镇,是陇右卫征西军驻地,也是征西大将军府驻地。
征西大将军宋辉,原名袁辉。
太祖时参军入伍,年少时随太祖南征北战。
太宗时期立下军功,赐国姓封督军侯并升为安国大将军。
太和元年西域匈奴作乱,调任征西大将军住碎叶城平乱。
匈奴人是西北古老的游牧民族,大乾这个时空曾多次兴盛于西域地区。
是大乾西域最强敌手。
“将军,探子回报匈奴人正在集结兵马,不日就会东侵。”
碎叶城经过一个夏天的重建,已经基本整理出了可以供城内军民百姓生存的空间。
军事重镇,城内原本就有大量军粮,全部都放在地下粮仓,天灾对存粮影响不大。
足够碎叶城使用五年以上。
天灾一来,宋辉立刻派人前往陇右道州府肃州报信。
但强烈的地震导致途中几条重要河流改道或断流,特别是沙漠边缘的几条重要水源补给消失不见。
没有水源补给,信使根本无法到穿过沙漠地带。
碎叶城变成了一叶孤舟悬于塞外。
夏天的时候匈奴便蠢蠢欲动,只不过匈奴各地也遭了灾,他们才没有轻举妄动。
经过一个夏天的侦查,匈奴人也发现了中原与西域通道中断了。
于是,一入秋他们便开始大规模侵蚀大乾西域疆土。
这才两个多月,已经先后占领了昆墟、火寻、月氏、大宛等地。
不少原本臣服于大乾的小部落,摄于匈奴兵锋纷纷倒戈。
因为力量上出了差距,征西军不得不收拢外围几个卫所的力量,将主力汇聚于碎叶城。
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天灾对于他们来说,影响微乎其微。
有的匈奴部落甚至只受伤了几十只羊!
虽然征西军损伤也不算大,但毕竟也有三四成的损伤。
如此一番对比,双方实力上便有了差距。
宋辉也是发现了这一点,才没有让外围几个卫所死守,干脆将人撤退倒碎叶城一线。
碎叶城防线并非只有一座碎叶城,碎叶河至真珠河一线有一城四堡四寨。
形成了一大片防御体系,是陇右西侧防御匈奴人入侵的第二道防线的中段。
与北边的弓月城防线和南边的疏勒镇防线连成了一体。
三者形成一个向西突出的弧形,碎叶城在最西边,也是匈奴兵锋所指的第一站。
只要打破这里,弓月城和疏勒镇便算不攻自破。
毕竟这两个地方属于少数民族羁縻州的存在,有各自的地方政权,并不是完全听命于大乾。
只是威慑与征西军的军威,同时又与匈奴有久仇才会连成防线。
匈奴人目前驻军在休循州,正准备对碎叶城发起进攻。
宋辉看了看帐外,天空中正飘着小雪。
这已经是入冬以来的第七场雪。
“这天象上看,今冬必有大雪,匈奴人也知道,所以他们一定会赶在大雪下来之前拿下碎叶城。”
宋辉站起身,走出帐外淡淡的说道。
“西域交通阻塞,陛下一定也在牵挂着西域将士们的安危,陛下也一定会找到前往西域的道路。”
“明年春雪消融的时节我们的信使便可以接着融化的雪水补充水源回到中原报信。”
宋辉自顾自的说着,这三句话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
但实际上他是在征西军打气,也是给自己打气。
与匈奴这一战关乎陇右道西部的命运,也关乎大乾能否保住西域这广大的疆域。
天灾让大乾的损失远大于匈奴,导致征西军的劣势明显。
但征西军的信念是保卫大乾,防止匈奴东侵,他们必须将匈奴堵在碎叶城以西。
碎叶若丢了,第二道防线也就不存在了,陇右道西边将彻底被匈奴人掌控。
“匈奴人想要重新入主西域,想要入侵中原,他们要趁着这次天灾将陇右道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