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真的不缺资源,南有纵横八百里的富饶之地——关中平原,北有蕴含各种自然资源的超级原料基地,伊克昭盟,西有玉门油田和延长油田,东边还有最重要的天然安全屏障太行山。
资源和安全充足,真正缺乏的东西,只是技术和知识。
恰巧,这两样最关键的东西,余华都有。
寝室内安安静静,窗外知了叫个不停,下午时分的阳光依旧那么耀眼,那么炽热。
余华端坐,影子落在地上,只见黑色影子的右手握着钢笔,于笔记本空白纸页上不断快速书写一个个仿佛并不存在的字符。
唯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到纸页上留下的专用墨水痕迹。
余华用的是张三专用字迹,正楷风,工整且端庄,透出一股雄浑大气。
在余华编写军地指导概论的时候,另一边,华罗庚也没闲着,按照数学年刊标准投稿格式弄好整篇论文,而后前往位于清华学报编辑部内的校内邮局,邮寄国际信件。
高效,快捷,力争最快时间投稿。
学术领域的事情,容不得半点疏忽和怠慢,如果有两个科学家同时在研究相同的成果,那么,谁先在知名期刊上发表,这个成果就归属于谁。
华罗庚不清楚世界上有没有其他数学家突发灵感,想到非对称密码,但这种事情不能赌。
没多久,一封国际邮件从清华校内邮局乘车前往南苑机场,这封承载着余华学术成果的邮件,接下来将会在北平南苑机场搭乘专属邮政飞机,通过航空方式前往沪市,抵达沪市后,再继续南下飞往广州,最终抵达港城,结束国内旅途。
在港城,这封邮件会乘坐飞机直奔东南亚,途径一次次中转,抵达北美上空,到达纽约经过分拣,发往最终目的地普林斯顿市。
整趟旅途的全程,大约两万三千公里左右。
对这封邮件而言,这是一次漫长且艰难的旅途,任何一次意外事故,都会导致它的死亡。
……
苍穹之巅,一架螺旋桨民用客机缓缓飞行高度,迎向下方位于北平城内的南苑机场,很快,这架飞机以标准姿态降落于笔直且平整的水泥跑道之上。
作为中华历史上第一座机场,南苑机场经过多年的维护和升级,已经拥有完整的机场基础设施和水泥起降跑道。
“嗡!”涡桨引擎功率迅速减弱,旋转速度降低,这架民用客机离开机场跑道,稳稳地停在预定停机坪内。
登机梯就位,舱门打开,一道身影出现。
浓眉碧眼,满头金发,容貌祥和且温暖,身上透出一股浓郁的学者气息。
“我们到了,冯卡门先生。”
------题外话------
历史上冯卡门在1937年六月底左右抵达中华,七月初到清华,这是第二次中国之行,有文献史料记载,不过这里我做了些许修改,提前了一下。